高考后的离婚潮,须面对孩子情感教育关

文章分类:话题探讨  发布时间:2018-08-17  阅读: 9507

高考结束了,不少地方的婚姻登记处变得异常热闹。因为怕影响孩子学业,很多夫妻约定在孩子高考后离婚,媒体报道的这一现象,现在并不鲜见。

有人对此不以为然,说父母相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,这话有一定道理,但感情确实是会消失的,也强求不来,要求那些共同生活已经幸福不再的夫妻,硬是为了给孩子“最好的教育”而假装相爱,有道德绑架之嫌。其实,这些夫妻为了孩子学业而隐瞒离婚的决定,已经体现了一定的牺牲精神。对于高考后离婚现象,更值得讨论的不是“应不应该”,而是在承认既定事实的前提下,如何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,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当事人的负面影响。

父母离婚,很容易成为对孩子的重大打击,其影响可能贯穿一生。所以,一对夫妻既然能为了孩子推迟或隐瞒离婚,在坦白之日到来时,也不妨好好考虑如何让孩子理解这一决定,完成这次关于家庭、婚姻、情感的重要教育,在沟通过程中,可能涉及的关键词应当包括但不仅限于理解、尊重、开明、爱与自私、现实与理想等等。

比如,应当让孩子明白,离婚并不代表关系的割裂甚至对立,要让孩子相信,父母过去、现在一直爱着孩子,将来也不会变,并将始终为孩子提供各种支持。从社会经验来看,一些孩子误以为父母离异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,为此长期背负愧疚感,夫妻离异与孩子沟通时应当努力避免孩子产生这一倾向。当然,言语只有与实际行动相匹配才能取信于人,父母的表现如果不够理性,如何能安慰孩子的情绪?所以离异夫妻也需要尽量保持对话,至少在孩子面前好好配合,不要因为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关系而否定过去。

相爱容易相处难,当维系婚姻无法再令两人幸福,选择结束也是一种权利。当父母决定行使这一权利,应当教会孩子尊重他们的权利。

现代社会人们对婚姻的态度越来越开明,支持“一婚定终身”、“为孩子”凑合过日子的人越来越少,但无论如何,婚姻、家庭都意味着相应的责任。承担责任,不是指以父母或孩子的名义牺牲个人生活,而是指认真对待婚姻和家庭——在步入婚姻、生养孩子等每一个重要人生节点上清醒地做决定,为给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带来更多幸福为目的,有意识地经营婚姻和家庭,即使努力过但失败了,在结束一段婚姻关系的时刻,也要尽可能地处理好家庭关系,特别是保护孩子不受更多伤害,让自己、对方、孩子都能尽快度过难关,迎来新的一天。

内容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
推荐会员

  • 离婚 其他 5~8千 联系Ta

    护卫者

    48岁 170cm 北京昌平区
  • 离婚 其他 联系Ta

    潇潇

    46岁 155cm 邯郸峰峰矿区
  • 离婚 私营业主 5万以上 联系Ta

    再回首

    53岁 170cm 天津东丽区
  • 未婚 行政人事 联系Ta

    火红的萨日朗

    30岁 168cm 衡水桃城区
  • 感情破裂 自由职业者 联系Ta

    31岁 168cm 中山
  • 丧偶 建筑工 联系Ta

    遇缘

    56岁 165cm 东莞
  • 离婚 市场/销售 联系Ta

    娜娜

    34岁 168cm 徐州泉山区
  • 未婚 市场/销售 联系Ta

    成都

    22岁 168cm 北京延庆县
  • 再婚网始创于2007年 - 专注于离婚男女征婚交友互动平台 服务全球再婚华人,永不止步! 版权所有2019 仿冒必究 软著登字第3239227号
    赣ICP备17004241号-1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073号
  • 微信扫码,进入微信版
  • 手机扫码,进入手机版
  • 返回
    顶部